(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西峰区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面积,提单产,不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连日来,全区18.08万亩小麦开始大面积收割。
7月4日,肖金镇南李村连片的麦田里,三台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庆阳振陇仓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肖金镇南李村、漳水村、上刘村流转800余亩土地,建成精良播种的示范田,用于小麦良种繁育培育。
庆阳振陇仓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负责人王向阳说:“我们目前收割的这块地,是我们合作社在西峰区的小麦育种基地,面积大概是200多亩,种植的品种是‘陇麦479’,今年由于天气原因,小麦受冻害影响,我们及时做了飞防植保,目前预计小麦亩产量能达到300公斤左右,小麦收割完成后,我们进行玉米复种作业,可以达到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西峰区农技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来到田间地头,针对冬小麦收割后的早熟玉米复种,指导农民选用垦沃6339极早熟耐密品种,播种时采用免耕机具种植,注意播种质量、株距和行距,亩保苗5000株。
西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站站长贾娟娟说:“目前大家看到的是收完冬小麦以后紧接着要复种一茬玉米的耕作现场,采用的机械是免耕播种施肥于一体的玉米复种播种机,这样的种植模式的好处可以减少种植的成本,多收一茬庄稼,而且省了一茬旋地的费用,这样可以达到两年三收的耕作模式,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从而也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据了解,今年“三夏”期间,全区260余台联合收割机、200多名农机手奋战在麦收一线,机械化收获占比超过99%,有力保障了夏粮收获。
记者: 吴跃茗 耿洋洋 袁晨露
监 制 丨闫 锐
责 编 丨张 龙
编 辑 丨王文静
关键词: